标签:

中医考证

2025 年还该学医吗?3 个关键问题,帮你算清利弊

2025 年还该学医吗?3 个关键问题,帮你算清利弊
  一边是江西刚公布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福利:免学费、包编制,基层服务满 6 年有补贴,在国家扶贫县工作还能把薪级工资最高提 2 级;另一边是互联网行业“35 岁危机”的话题还在发酵。当“铁饭碗”遇上“青春饭”,2025 年到底该不该学医?不用纠结,咱们从 3 个核心问题入手,把利弊掰扯明白。  一、劝人学医,有3 个 “硬核理由”  比起很多行业“看天吃饭”,学医的优势藏在“稳”和“长期价值”里,尤其是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在“托底”。  1.政策兜底:经济压力小,就业有保障  现在国家正用真

中医师承指导老师15年年限咋算?跨省、助理医师阶段有答案了

中医师承指导老师15年年限咋算?跨省、助理医师阶段有答案了
  想通过中医师承学中医,选对指导老师是关键。可很多人卡在一个难题上:指导老师要求的 “从事中医或民族医临床工作 15 年以上”,到底咋界定?是从助理医师证注册开始算,还是得等执业医师证注册?要是老师之前在江苏工作,后来去了安徽,这 15 年的证明又该找谁开?今天就把这些问题说透,还附上官方答复,帮大家少走弯路。  一、先搞懂:中医师承指导老师的 2 个核心条件  根据规定,想当中医师承指导老师,得满足其中一个条件:  1.有中医或民族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且从事临床工作满 15 年;  2.有中

18 岁嫌早,60 岁怕晚?跟师学中医,年龄从不是拦路虎

18 岁嫌早,60 岁怕晚?跟师学中医,年龄从不是拦路虎
  “18 岁刚成年,学中医是不是太年轻?”“60 岁快退休了,这时候学中医还来得及吗?”在中医学习的门槛前,年龄常常成为很多人犹豫的理由。但事实上,无论是朝气蓬勃的青春少年,还是历经岁月沉淀的长者,只要怀揣对中医的热爱,都能踏入跟师学中医的大门。今天,我们就打破年龄误区,聊聊不同年龄段学中医的优势与路径。  先破误区:跟师学中医,没有 “年龄天花板”  很多人对学中医的年龄存在误解,觉得“太年轻没阅历”“太年长学不动”,但从政策到学习本质,年龄都不是阻碍。  从政策层面看,目前全国各省关于中医

非医学专业想圆中医梦?52 号令为你点亮前行之路

非医学专业想圆中医梦?52 号令为你点亮前行之路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医领域像一道被 “专业学历” 锁死的大门 ——非医学专业出身,哪怕对中医满腔热爱,也只能对着《黄帝内经》《伤寒论》望而却步,连报考执业医师的资格都没有。但原卫生部出台的52 号令(《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却像一束曙光,为这群怀揣中医梦想的人打破了门槛,铺就了一条从 “爱好者” 到 “从业者” 的可行之路。  一、打破学历 “天花板”:非医专业也能拿到 “入场券”  过去,想考中医执业医师,通常得有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这道门槛直接把非医学专业

薪火相传:中医师承发展的政策护航之路

薪火相传:中医师承发展的政策护航之路
  中医,作为流淌千年的中华智慧瑰宝,从古代医者的口传心授,到现代体系化的人才培养,师承模式始终是其绵延不绝的核心脉络。而政策的每一次迭代与完善,都如同为这条传承之路点亮明灯,既回应着不同时代的医疗需求,也为中医人才的成长搭建起坚实框架。让我们沿着时间轴线,细数那些影响中医师承发展的关键政策节点,见证这份古老智慧如何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  一、新中国初期:奠定师承根基,缓解人才短缺  1956 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着 “中医人才荒” 的困境 —— 基层医疗资源匮乏,大量民间中医

原卫生部 52 号令:为传统医学传承筑牢 “制度基石”

原卫生部 52 号令:为传统医学传承筑牢 “制度基石”
  在中华传统医学数千年的传承脉络中,制度保障始终是推动其薪火相传的关键力量。2007 年 2 月 1 日正式施行的原卫生部 52 号令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便是这样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它从无到有搭建了传统医学人才的 “执业准入桥梁”,让无数无学历但有真才实学的民间医者、师承弟子,得以合法地走上行医之路,为传统医学的现代传承注入了持久活力。  一、出台背景:破解传统医学传承的 “人才困境”  随着现代医学教育体系的普及,传统医学传承曾一度陷入 “断层危机

一文读懂中医入行三路径:师承、老专长、新专长怎么选?

一文读懂中医入行三路径:师承、老专长、新专长怎么选?
  对于没有医学基础却想踏入中医行业的人来说,中医师承、中医确有专长(老专长)、中医专长(新专长)是三条绕不开的主流路径。这三者名字听起来相似,实际在报考要求、学习模式和执业方向上却大相径庭。今天就用通俗的语言拆解它们的区别,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入行方式。  一、中医师承:系统学习的 “正统派”  中医师承是国家为传承中医技艺设立的规范化培养模式,核心是“跟师学艺”,特别适合愿意花时间打基础的人。  报考条件没有专业限制,但有两个硬指标:年满 18周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以及找到符合资质的指导老

湖南省2025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通知

湖南省2025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通知
  各市州卫生健康委:  为做好我省2025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工作,按照《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公告》(2025年1号)(以下简称《公告》)安排,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要求  (一)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 拥有本省户籍,在本省医疗机构连续跟师学习中医满五年(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21日,自公证之日起计算),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经指导老师评议合格;  2. 指导老师应当为主要执业机构注册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且具有中医类别医师

山西省2025年度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通知

山西省2025年度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通知
  各市卫健委,委人才中心,委直有关单位,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基地: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将于2025年8月中旬组织开展2025年度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工作,为保障考核工作顺利开展,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考核时间和地点  (一)考核时间。2025年8月10日至20日。  (二)考核地点。山西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基地(山西省中医院和平分院)。  二、考核专家  (一)专家抽调。由委人才中心牵头负责,在考核专家库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抽调,各市卫健委、委直有

甘肃省2025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通知

甘肃省2025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通知
  各市州中医药管理局,兰州新区教育与卫生健康委员会、甘肃矿区卫生健康委,省卫生健康委人才服务中心:  根据《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第15号令)《甘肃省中医药条例》和《甘肃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甘卫发〔2019〕38号)的有关规定,省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开展2025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条件  符合《甘肃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

云南省2025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通告

云南省2025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通告
  为贯彻落实《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第15号令)和《云南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云卫规〔2018〕2号)要求,解决通过师承、家传等非学历教育方式学习中医的人员依法取得执业资格问题,我省将组织开展2025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报名条件  (一)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申请参加考核应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中国国籍(含

中医考证自己报名好不好?

中医考证自己报名好不好?
有些悬壶教育的学员会问:中医资格考试能自己报名么?对于这个问题,悬壶教育的答案是,中医资格考试本身就是学员自己通过报考地官方公布的报名渠道进行报名,但整个报名流程如果完全由学员个人来完成,却并不是最佳的选择。首先,自己独立报名意味着考生需要自行准备报考材料。以中医师承出师考试报名为例。我们要报名出师考试,需要准备《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试申请表》、本人身份证明、近期免冠照片、学历或学力证明、指导老师的相关证书(包括指导老师的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等,或者由核准其执业的卫

中医考证:努力却得不到理想的结果?可能是努力方向不对

中医考证:努力却得不到理想的结果?可能是努力方向不对
在中医这一古老而深邃的医学领域中,无数学习者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对医学事业的热爱,投身于中医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之中。他们日夜苦读经典,勤勉练习技法,只为能在中医资格证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从业者。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许多人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后,却未能如愿以偿,多次备考仍未能通过考试,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究竟是努力不够,还是方法有误?我们必须承认,中医的学习绝非一蹴而就之事。它融合了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要求学习者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医理论

中医考证之苦与克服之道

中医考证之苦与克服之道
在踏入中医学习的那一刻起,我便深知这是一条既充满挑战又极具魅力的道路。中医考证,作为衡量我们学识与技能的重要标尺,更是这条道路上的一道难关。在这条漫长而艰辛的旅途中,我经历了无数的苦楚与挣扎,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医的热爱与追求,也让我在中医考证中取得了优异的表现。中医考证之苦,首先在于其理论体系的博大精深。中医理论源远流长,涵盖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多个方面,每一个知识点都像是一座座巍峨的山峰,需要我一步步去攀登。在备考过程中,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面对那些晦涩难

当我们这样对待中医考证,也许将变得简单

当我们这样对待中医考证,也许将变得简单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松弛感”逐渐成为了人们向往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它不仅仅是应对外在压力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内在力量的体现,一种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生活哲学。松弛感让人在面对挑战时更加自信,心态更加平和,行动更加自如。这种心态的转变,同样可以应用于中医考证这一看似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中。每当奥运会来临,全球的目光都会聚焦于那些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运动员们。他们中的许多人,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荣誉与尊重。然而,当我们仔细观察这些运动员的比赛过程,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能够在关键时刻保持松弛
<< < 1 2 3 4 5 6 7 > >>
悬壶中医教育中医师承班
悬壶中医教育中医专长培训班
悬壶教育微信
微信订阅号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二维码
企业服务号
悬壶中医教育官方微网二维码
官方微网
工作时间
周一到周六
9:00-18:00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X

课程咨询
u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