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不知道大家是否会有这样的感受:每天一早起床,洗漱完,就到了该出门上班的时间了;上班回来,做饭、吃饭,跟朋友或家人出去走一走,刷刷手机视频,或者看看书,或者洗个澡,一天就过完了,总感觉时间不够用。特别是我们在有学习任务时,这种感受会更加明显。
比如,有位悬壶教育的中医师承学员就有这方面的困扰。这位学员说,自己从事的是销售类的工作,经常加班,忙的时候,晚上十点多到家是常事,一天忙碌的工作让他回家后有种精疲力尽的感觉,只想躺平,其它什么事都不想干。当他冲完澡,稍微缓解了一些疲劳后,才想起还要学习当天的中医内容,可时间已经临近12点了,如果不去睡觉,明天很难保证有好的状态去应对工作和客户。
在了解到学员的困扰后,悬壶教育的老师给学员罗列了几条建议,以帮助他能更好的学习中医。
第一,明确学习目标。往往阻碍我们学习的,看似是客观的条件,实则是我们主观上对学习目标的不明确。比如,我们西汉文学家匡衡。大家对这个名字可能不太熟悉,但对于《凿壁偷光》的故事,想必即便不熟悉,也至少有所耳闻的。匡衡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因为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灯油,白天要下地干活,晚上读书就只能靠着邻居家从墙上小孔里透出的一点灯光。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匡衡之所以能克服困难,完成学业,最后成为一代文学家,靠的就是明确的学习目标。
所以,对于学习周期较长的中医师承来说,我们更需要明确目标。中医师承的学习目标包括总体学习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总体学习目标比较容易制定,比如,有人说,我学习中医是为了获得行医资格,那考取中医行医资格就是他的总目标。那么,阶段性目标则需要我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去制定和调整了。对此,我们不需要急于求成,可以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后,再逐步确定阶段性目标。
第二,根据学习目标,特别是阶段性学习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计划应包括每天、每周、每月乃至整个学习周期的学习内容和时间安排。确保计划既具有挑战性又切实可行。
当然,我们因为工作性质,无法完全把控学习时间的情况也会存在,这时,我们该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呢?我们可以将学习的时间拆分得更细,如分为固定学习时间、灵活调整学习时间和碎片化时间。
固定学习时间就比如,我们工作如果有午休时间,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午休时间的长短,来规划好这个时间段内的学习计划。又比如,我们往往晚上洗漱完后,不会马上进入睡眠状态,那睡前这段时间,也能够用来填充学习计划。
灵活调整学习时间则需要我们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灵活调整学习时间。例如,当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可以适当增加学习时间;当学习进展顺利时,可以适当减少学习时间以进行休息和放松。
在日常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其实是比较多的,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中医知识的学习,如等车、排队等时间,可以用来阅读中医书籍或听中医讲座。这样一来,既让我们清楚了每天要学什么,还让我们清楚知道应该在哪些时间去学。
第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安排学习时间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学习是基础,但实践操作同样重要。学员应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跟师出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病例中。
有时候我们工作繁忙,没有跟师临床实践的时间和精力,其实也无大碍。我们可以多参加师傅组织的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分析和讨论实际病例来加深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第四,保持中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助推剂,保持学习兴趣,能让我们持之以恒地学习。而我们想要保持学习兴趣,及时给自己正向的反馈很重要。比如,我们可以为自己设定学习奖励机制,如完成某个学习目标后,给予自己一定的奖励,以激发学习动力。
除了以上四点之外,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恢复体力和精力,提高学习效率。而在学习之余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和提高身体素质。
在悬壶教育看来,中医师承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需要明确学习目标与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保持学习动力与兴趣以及合理安排休息与锻炼。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学员可以更加高效地掌握中医知识,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作者:悬壶中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