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师承存在的局限性

发布时间:
来源:悬壶中医教育

传统中医师承存在的局限性.jpg

中医师承作为中医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从古代延续至当下,证明其价值从未被动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中医师承就一定是毫无瑕疵。悬壶教育在8年的中医师承教育过程中,就深刻感受到,传统中医师承模式,存在着以下的局限性:

第一,知识的局限性。我们知道中医知识博大精深,而且它非常看重领悟力。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中医知识点,不同人从中领悟出的道理也是不同的。所以,当我们以中医师承方式来学习中医时,师父以自己的感悟、经验来教授我们中医知识,虽然能够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局限我们对于中医知识的领悟和理解。

第二,教育规模有限传统中医师承往往追求的是精,而不是多。所以,传统中医师承多是一对一,或一对少的教学模式。这当然有助于因材施教等个性化的教学,但鉴于中医跟师学习时间较长,它对于中医人才培养的效率就低,难以实现规模化培养。

第三,标准化受限中医师承的学习效果与师父的专业能力和经验多少有很大关系,而且,像前面所说,不同人对中医知识的感悟不一样,这就导致了不同师父教出来的学生的能力、水平也参差不齐。不仅如此,师承教育对学生的资质要求较高,但学生之间的资质差异较大,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全掌握师父的技艺和经验。这些对于中医的标准化、规范化是不利的。

第四,学习思想局限性中医师承学习是以师父为主导,学员都是在倾听、观摩、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和实践,学生长时间跟随特定师父学习,容易形成“先入为主”或“偏重一家之言”的思想,导致学生缺乏自己的思考空间,学术思想相对局限。这虽有利于传承师父的学术思想和技艺,但不利于中医的全面发展和创新,会阻碍中医理论和技术的进步。

所以,悬壶教育的中医师承学习班,是在保留传统中医师承优势的同时,通过不断探索、实践,融入了创新元素,而打造出来的,它不仅有助于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技艺,还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实现学员中医梦的同时,助力中医创新发展。

分享到:

作者:悬壶中医教育

THE END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悬壶中医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悬壶中医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关键词阅读 中医师承学习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悬壶中医教育中医师承班
悬壶中医教育中医专长培训班
悬壶教育微信
微信订阅号
企业服务号
官方微网
工作时间
周一到周六
9:00-18:00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X

课程咨询
u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