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普:中医四诊指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
来源:悬壶中医教育

中医科普:中医四诊指的是什么?.jpg

中医四诊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是中医通过观察、聆听、询问和触摸等方式收集患者信息,以判断病情、进行辨证论治的重要手段。在《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大纲(试行)》和《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实施方案(试行)》中,中医四诊作为中医临床技术操作能力的重要部分,在考核中占据关键地位。

1、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患者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判断病情的方法。通过望神可了解人体精气的盛衰,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如得神表示精气充足,病情较轻;失神则提示精气衰败,病情危重 。望面色能判断病性和病位,如面色苍白多属寒证、虚证;面色潮红多为热证。望形态可了解患者体质和病情,形体肥胖、行动迟缓者,多为阳虚或痰湿体质。在考核中,要求考生掌握望诊的各种内容及其临床意义,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

2、闻诊:包含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是听患者语言、呼吸、咳嗽、呕吐等声音的变化,如语声低微、气短懒言,多属气虚;咳嗽声音重浊,多为外感风寒。嗅气味是嗅患者口气、分泌物、排泄物等的气味,口气臭秽多属胃热;大便臭秽难闻,多为肠道湿热。在临床实际本领考核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中,考生需依据声音和气味的特点,推断疾病的性质和部位。

3、问诊:是医生通过询问患者或陪诊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问诊内容广泛,包括问寒热、问汗、问疼痛、问饮食口味、问二便等。通过询问寒热,可判断病在表还是在里,是寒证还是热证,如恶寒发热同时出现,多为外感表证;但寒不热,多属里寒证。问诊在考核中十分重要,能全面了解患者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4、切诊:主要包括脉诊和按诊。脉诊是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不同脉象对应不同病症,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数脉主热证,迟脉主寒证。按诊是医生用手直接触按患者肌肤、手足、胸腹、腧穴等部位,通过了解其冷热、软硬、疼痛等情况,判断病情,如腹部胀满、拒按,多为实证;腹部柔软、喜按,多为虚证 。切诊在考核中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脉象和按诊的特征及临床意义,准确判断病情。

中医四诊相互关联、相互补充,不可孤立看待。在实际临床和考核中,需四诊合参,全面、准确地收集患者信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分享到:

作者:悬壶中医教育

THE END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悬壶中医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悬壶中医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悬壶中医教育中医师承班
悬壶中医教育中医专长培训班
悬壶教育微信
微信订阅号
企业服务号
官方微网
工作时间
周一到周六
9:00-18:00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X

课程咨询
u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