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春秋时期的名医扁鹊师承长桑君,这可能是我们所了解到的最早的关于中医师承的记载,如今拜师已经成为了学习中医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向中医医术更精湛的人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态度,尤其是民间热爱中医的年轻人都希望能够走中医师承的道路,那么中医师承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我们自身又要符合哪些条件呢?
什么是中医师承?
中医师承就是一个面向中医爱好者或者想要从事中医药行业的人传播中医技术的学习方式,在古代人们都是通过中医师承来学习中医的,这种方式能够直接从老师的手中学习到真正实用的中医基础知识和理念,同时也能快速提升自己。
如今,中医师承已经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教育体系,比如每个跟师人员需要跟师学习五年以上,指导老师要符合一定的教学资格,每位老师每年所带的徒弟不能超过四位等等,在这种规范的制度之下,橘香园也见证了中医师承逐渐繁荣的过程。
跟师学习要符合什么条件?
在跟师学习之前,我们首先要正视自身的条件,是否适合中医学习,学习中医的过程是比较枯燥和困难的,中医药涉及了很多基础知识,比如五行学说、阴阳学说等,这都要求跟师人员有极大的耐心和兴趣,否则无法顺利跟师学习。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知道跟师学习将来的方向是怎样的,学习中医自然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目前,中医师承人员跟师五年之后可以考取《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这是一个具备处方权的医师资格证,对民间中医的意义重大。
什么样的老师符合拜师的要求?
中医是治病救人的方式,我们在拜师的时候也要十分谨慎,需要查看指导老师是否具备了教授他人的资格。
在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的内容里对于中医师承指导老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有十年以上的执业经验,或者具备主任医师以上级别的职称,否则即便进行了中医师承教育,也是不被认可的。
中医师承过程里我们学习什么?
一般来说,中医师承都要进行三到五年的跟师学习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我们都要学习什么内容呢?
首先是中医基础理念,学习中医最基础的理论知识,让自己具备牢固的基础才能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其次要学习老师治疗的手段,结合自身学习的知识来分析老师的治疗手段使用了哪些中医药的知识,最终转换为自己的经验。
最后,要学习医风医德,所谓“大医精诚”就是要我们在治病救人的过程当中不要被诸多外界因素影响,医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治病,其他不是医师该关注的内容。
这就是中医师承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希望对所有即将走向中医师承道路的民间中医都能够有所帮助。
上一篇: 中医师承的报考条件是什么?通过率高吗?
下一篇:中医师承的6大步骤,村医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