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悬壶中医教育

    微信号:19386963380

19386963380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首页内容栏目汇总 > 试题资料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圆翳内障的临床特点

来源:本站 时间:2021-05-31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一)临床特点

banner1.jpg

    圆翳内障是指随年龄增长而晶珠逐渐混浊,视力缓慢下降,终至失明的眼病。眼科检查可见双眼晶状体皮质或核性及后囊膜下混浊。本病类似于西医学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自觉视物模糊,或视近尚清而视远模糊,或眼前可见固定不动的黑影,或视一为二,或可有虹视等。视力下降,与病程长短及晶状体混浊部位密切相关。混浊在瞳孔部位,视力多下降明显,最终视力仅为手动或光感。晶状体可见不同形态、部位、颜色或程度的混浊。瞳神展缩正常。


    (二)鉴别诊断


    1.视瞻昏渺


    二者均有视力减退,最终失明。但视瞻昏渺通常眼外观无异常,视物昏蒙,随年龄增长而视力减退日渐加重,终致失明的一种眼病,属于视衣疾病;而圆翳内障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珠逐渐混浊,视力缓降的一种眼病。


    2.青盲


    二者均有视力减退的临床表现。但青盲则视盘色淡,视野窄小,属于目系疾病;而圆翳内障为晶珠混浊。


    (三)治疗


    1.辨证要点


    本病多因年老体弱、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晶珠失养所致,故以虚证为主。


    2.治疗原则


    初患圆翳内障者,可用药物治疗,尚能控制和减缓晶珠混浊的发展。晶珠混浊程度较甚或完全混浊时,应行手术治疗。


    3.辨证论治


    (1)肝肾不足


    主症:视物昏花,视力缓降,晶珠混浊,头昏耳鸣,少寐健忘,腰酸腿软,口干,舌红少苔,脉细。


    治法:补益肝肾,清热明月。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常用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


    (2)脾气虚弱


    主症:视物模糊,视力缓降,晶珠混浊,或见晶珠混浊,视近尚明而视远模糊等,伴面色萎黄,少气懒言,肢体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法:益气健脾,利水渗湿。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常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3)肝热上扰


    主症:视物不清,视力缓降,晶珠混浊,或有眵泪,目涩胀;时有头昏痛,口苦咽干,便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治法:清热平肝,明目退障。


    方药:石决明散加减。常用石决明、草决明、赤芍、青葙子、麦冬、羌活、栀子、木贼、大黄、荆芥。

报考条件查询

预约查询
报名热线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

19386963380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点击进入>>

投诉建议邮箱:

在线交流 微信公众号